FX168财经报社(亚太)讯 行业专家表示,由于全球经济前景低迷和美元复苏,预计大宗商品价格将在2025年大幅下跌,但黄金和天然气价格今年有望上涨。
2024年大宗商品表现不一:虽然投资者纷纷购买黄金来对冲通胀,但由于全球最大金属消费国中国的增长疲软,像铁矿石这样的商品价格下跌。今年的情况可能会类似。
“总体来说,大宗商品在2025年将面临压力,”研究公司BMI的大宗商品分析负责人Sabrin Chowdhury表示,强调美国美元的强势将限制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需求。
市场参与者将密切关注中国可能出台的进一步刺激政策,寄望于这能促进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商品需求复苏。
原油价格将承压
去年,由于中国需求疲软和供应过剩,原油价格下跌,市场观察者预计2025年油价将继续承压。
国际能源署(IEA)在11月发布的报告中,预计2025年全球石油需求将增长不到100万桶/天,而2023年则增长200万桶/天。
澳大利亚联邦银行预计2025年布伦特原油价格将跌至每桶70美元,原因是非OPEC 国家的石油供应增加,将超过全球石油消费的增长。
BMI在其12月的报告中表示,2025年上半年可能会出现供应过剩,因美国、加拿大、圭亚那和巴西等地的新增产能将投产。此外,如果OPEC 计划取消自愿减产,供应过剩将进一步压低价格。
BMI还指出,2025年全球石油和天然气的需求前景尚不明朗。“全球石油和天然气需求仍不确定,稳定的经济增长和不断增长的燃料需求被贸易战、通胀以及发达市场需求萎缩所抵消。”
天然气价格可能上涨
花旗分析师表示,自2024年12月中旬以来,全球天然气价格因寒冷天气和地缘政治因素而上涨。
由于乌克兰在2025年1月1日停止向多个欧洲国家输送俄罗斯天然气,这给全球天然气市场带来了更大的不确定性。只要这种中断持续,天然气价格可能保持高位。
花旗表示,美国和亚洲的寒冷天气可能会继续支撑价格上涨。
BMI预测2025年天然气价格将上涨约40%,达到每百万英热单位(MMBtu)3.4美元,而2024年平均价格为2.4美元,这主要受到液化天然气需求增加和天然气管道出口增长的推动。
BMI提到的美国Henry Hub天然气价格目前为每百万英热单位2.95美元。BMI分析师写道:“在出口能力上升和欧洲和亚洲需求强劲的支持下,液化天然气将继续推动新的消费。”
黄金或继续创新高
2024年,黄金价格创下多个历史新高,这一上涨势头可能会延续至2025年。
“由于地缘政治和政府债务的不确定性,投资者对黄金和白银在2025年持乐观态度,”BullionVault的研究总监Adrian Ash表示,强调黄金在风险对冲中的作用。
摩根大通分析师也预计黄金价格将上涨,特别是如果美国政策变得“更加具有破坏性”,如增加关税、加剧贸易紧张和提高经济增长风险时。
根据FactSet的数据,黄金在2024年取得十多年以来最佳年度表现,黄金价格上涨了约26%,主要受央行和零售投资者购买推动。
BullionVault和摩根大通预计2025年黄金价格将涨至3000美元。
白银和铂金可能上涨
黄金的“穷亲戚”——白银,也可能出现价格上涨,特别是在太阳能电池板需求持续强劲,而白银供应仍然有限的情况下。
摩根大通分析师指出:“白银和铂金有强烈的基本面缺口,预计到2025年晚些时候,一旦基础金属市场趋于稳定,它们可能会迎来一波上涨。”
白银主要用于工业应用,广泛用于制造汽车、太阳能电池板、珠宝和电子产品等。瑞士亚洲资本首席投资官Juerg Kiener表示,白银还在人工智能产品和军事领域中有需求。
不过,MKS Pamp的贵金属交易服务集团在一份展望报告中写道,白银的上涨空间将取决于全球工业需求,这将受到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的影响。
铜价面临需求担忧
铜作为制造电动汽车和电力电网的关键原料,价格可能会在2025年面临压力,此前在2024年创下了历史新高。
BMI在一份报告中表示:“随着特朗普政策的变化,能源转型的放缓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2024年支撑铜价的‘绿色情绪’。”
尽管铜价在2024年5月达到了历史最高点,但由于市场紧张,随后价格持续下滑。John Gross and Company总裁John Gross表示,铜价在2025年仍将保持下行趋势。
铁矿石价格可能下跌
由于中国政策和地缘政治因素的影响,铁矿石价格可能会下跌,出现供应过剩。
高盛表示:“预计美国对中国的关税、新的低成本供应和中国刺激政策的变化将推动市场进入进一步的供给过剩。”他们预测2025年铁矿石价格将下跌至每吨95美元。
尽管如此,据路透社报道,中国今年可能会进口创纪录的铁矿石数量。FactSet的数据显示,铁矿石价格下跌逾24%。
可可和咖啡
可可和咖啡价格在2024年由于关键生产区域的恶劣天气和供应紧张而创下了历史新高。但需求可能会在2025年放缓。
荷兰合作银行的研究人员表示:“由于这些商品的价格远高于生产成本,预计生产将增加,而需求将在未来一年有所减少。”